原本對於線材就是保持著能用就好的態度,因此都是在 Y 拍上購買自製的二手線材,偶然投入兩千元買了 DC Cable 的電源線之後,才讓我改變了想法,二手線材大多標示不明,實際用料也沒有一個保障,價格也沒有參考的基準,而品牌線材就能夠先知道導體的規格,再用型號搜尋一下前人的經驗,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開銷。
剛入坑當然就是看家裡的器材、網上前輩用哪個品牌,聽了喜歡就拿來玩玩,而玩夠了之後就開始自己購入一些有興趣的品牌,Neotech 就是我無意間在購物品平台上面看到的牌子,看了官網各式各樣的線材,跟我常聽到的 Cardas 很類似,都有自己研發線材導體,因此把他視為 Cardas 的平替,開始入坑他們家的線材。
Neotech NEUB-1020 USB 訊號線
- 導體材質: OCC 單結晶銀導體
- 設計特點: 音頻訊號與電源線分離傳輸,減少電源線對音頻訊號的干擾
- 絕緣材料: 高品質聚乙烯
- 100% 屏蔽,消除 EMI(電磁干擾)
- 24K 鍍金接頭,確保完美連接
入手的第一條 USB 訊號線,因此只能跟小黑線比較,剛接上系統,就能聽出差異,聲音分離度變高、乾淨、瘦、銳利,這是一開始對他的評價,但是玩音響的都知道器材的 Run In 是必經之路,對於這完全不同的聲底,卻也不會有新器材一開始很難聽這樣的感覺,接回原本的線材,會發現像是多了一層薄霧,除了中頻略多以外,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勝過 1020 這條 USB 線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,聲音已無過瘦或尖銳的感覺,音場展現開闊、立體,人聲靠表現靠前與樂器分離度有拉開,高頻呈現亮麗,中低頻相對收斂,適合追求細節與空間表現的玩家。
Neotech NES-3004 喇叭線 (客製)
- 導體材質:G-UPOCC 石墨烯銅,提供優異的導電性能和音質表現。
- 絕緣材料:CL3 等級聚氯乙烯(Polyvinylchloride)
- 結構:多尺寸導體設計,線徑為 11AWG(4.0平方毫米)。
- 經過低溫處理(Cryo Treatment),提升導體性能和音質。
線身比較硬,搭配 Y 插在擴大機、喇叭端都比較不好接,因此後續有買了 Cardas CAB 轉接到喇叭端子。
在聽感的表現上面,可能是有鍍銀的關係,有著較清亮的聲底,透明度高,中頻、低頻量感不多,用在 Minima Amator 沒有比原本的線材好聽,反而是接在 Fyne F500 SP 表現很好。
F500 原本表現比較糊、音場窄,但是換上 NES-3004 之後,音場變開闊了(仍不及傳統單體配置的喇叭),三頻分離的提升讓空間表現更為立體,人聲表現更是提升了一個檔次,雖然中頻厚實度依然不像 Minima Amator 那樣扎實,不過 Fyne 獨特的人聲表現能夠補足他的不完美,聆聽簡單的爵士音樂表現一流,自從換上 3004 之後 “Live In Paris” 這專輯不知道已經被重複播了多少次,以前從來不聽爵士。
Neotech NEP-5001 電源線 (客製)
- 導體材質:UP-OFC 純銅無氧銅
- 線規:10 AWG
- 屏蔽:100% MYLAR 屏蔽
- 線身特性:柔軟,具有較好的抗彎曲性
- 推薦使用:入牆線、後級擴大機、電源供應器、電源排插
用於隔離變壓器到排插之間的連接,測試中。
將線材使用在管機(綜擴):聲音表現缺少高頻細節,中頻濃厚量多,形體刻畫卻不明顯,感受得到線材的火氣,低頻增加但是堆積感明顯、表現鬆散,但缺少扎實度。
電源線的測試比較麻煩,很難立即切換兩條線材做比對,短時間開關機也很傷器材,只能紀錄一段時間的聽感比較。
經過幾日的調整,目前將這條線使用在後級,音色與先前的線材相比,沒有太多變化,中低頻增加了一些量感,高頻有柔化的感覺,稍微將三頻表現拉向均衡,表現中性、慢聲,不足的地方如同上述所說,聲音形體凝聚力不明顯。
Neotech NES-5001 喇叭線 (客製跳線)
- 導體材質:UP-OFC 超純無氧銅
- 導體截面積:4.0mm² (11AWG) / 單導體
- 導體設計:多股線絞合設計
- 絕緣材質:PVC + 紙
- 外徑:15.0mm
線身柔軟,聲音表現厚實,高頻略為緊縮。